极兔速递2023年营收增长21.8%,达到88.49亿美元,中国市场首次实现盈利。公司全年毛利和经调整EBITDA首次转正,分别为4.73亿美元和1.47亿美元。在激烈的中国市场,极兔通过优化包裹量结构和提升服务质量,成功稳定单票收入并降低成本。公司计划继续提升市占率,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并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投入。
极兔速递去年营收增两成:中国市场首次盈利,谨慎择机进入新市场
全球物流服务运营商极兔速递交出上市后首份财报,中国市场首次盈利。
3月22日,极兔速递环球有限公司(极兔速递,1519.HK)披露2023年度业绩。2023年收入约88.49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年内亏损约11.56亿美元,上年同期溢利约15.73亿美元,同比转亏。其中全年毛利和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首次转正,分别为4.73亿美元和1.47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毛利和经调整EBITDA均首次转正。
不过,能否实现长期盈利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据此前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三年,极兔营收一路上涨,其中2022年营收达72.67亿美元,同比增近50%。2020年至2022年极兔净利润分别为-6.64亿美元、-61.92亿美元以及15.73亿美元。极兔在招股书中称,2020年及2021年产生净亏损,主要是由于进入中国市场产生的成本以及2022年继续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及扩展至新市场。而2022年产生净利润,主要是由于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收益。
J&T极兔速递是一家全球综合物流服务运营商,创立于2015年,快递网络覆盖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中国等13个国家。去年10月27日,极兔速递(1519.HK)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极兔速递执行总裁樊苏洲在此次财报中表示,尽管面对着宏观经济的多重挑战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极兔紧紧把握住各国电商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2023年不仅巩固了东南亚市场的领先地位,中国业务在盈利上实现突破,新市场业务也快速增长。此外,还成功在香港上市。2024年,极兔将致力于持续提升市占率,加深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并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投入。
整体来看,极兔速递去年共计处理188亿个包裹,同比增长29%。分市场来看,极兔在东南亚、中国以及新市场包裹件量同比分别增长近三成、近三成以及超三倍。此外,极兔在上述三个市场的占有率和收入均同比有所增长。
截至3月22日收盘,极兔速递(1519.HK)报11.42港元/股,涨1.06%。
极兔中国市场首次盈利,市场价格战下单票收入同比保持稳定
收入占比最高的中国市场方面,极兔去年表现亮眼。
去年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7.7%至52.29亿美元。收入占比提高2.7个百分点至59.1%。按包裹量计,市场份额为11.6%,同比提升0.76个百分点,成为中国市场第六大快递公司。值得注意的是,极兔去年在中国市场实现了突破,毛利和经调整EBITDA均转正。此外,在2023年中国快递行业竞争激烈、行业价格同比出现较大降幅的情况下,极兔的单票收入较前一年保持稳定,单票收入为0.34美元。财报指出,主要源于公司优化了不同电商平台包裹量结构,获取更多优质客户,同时逆向件和散单件占比逐步提升,进一步稳定了公司的整体单票快递收入。与此同时,极兔在中国市场的单票快递成本持续下降,从2022年的0.40美元下降到2023年的0.34美元。
极兔速递副总裁后军仪在当日晚间的业绩电话会上表示,中国平均价格的稳定以及毛利、经调整EBITDA转正,与公司的经营策略相关。一方面,在中国市场4年的业务开展,通过时效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使整个网络提升了获取高质量客户以及逆向件散单等业务的能力,业务量的组成结构得到优化。另一方面,通过干线线路的优化、自有干线车辆占比的增加、转运中心和加盟商自动化设备的投入,尤其是加盟商能力的提升,使网络的运营效率不断改善,运营成本也在持续降低。
此外,澎湃新闻记者此前了解,去年底极兔速递在组织架构以及人事任命方面进行了调整,为了精细化运营,将集团和中国业务划开管理。中国区将迎来首位CEO,由极兔创始团队成员、原集团市场营销部总监刘伟担任,负责国内市场快递业务,向极兔速递集团执行总裁樊苏洲汇报。
据了解,此前中国区没有CEO,由集团执行总裁樊苏洲负责。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