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新高教遭做空被质疑IPO造假 公司澄清称报告有误导性

2019-02-22 13:18:35 证券时报 

  2月21日,港股上市的教育企业新高教(02001.HK)被一家叫做“空城研究”的做空机构发布做空报道,当日股价大跌13%。

  空城研究报告指出,对新高教进行了尽职调查,走访了大量学生和老师,并实地勘察了众多合作单位。最后认为新高教花费巨额佣金招收学生,通过表外支付以及关联交易的方式,其披露利润的注水成分高达50%;上市前夕操纵财务数据,虚假上市;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生师比远低于教育部要求和全国平均水平;学生评价极低,以次充好包装上市。

  2月22日早间,新高教集团发布公告逐条回应了上述做空报告质疑。回应称,编制报告的实体个人并不专业及缺乏高等教育界方面的基本知识。公司不存在招生支付佣金以及表外支付有偿招生费用的问题。否认了在IPO前夕操纵利润的做法;师生比例合规,从未遭受行政处罚;并称声誉得到学生认可。拟近期邀请投资者前往下属学校实地考察,以正视听。

  2月22日早间开盘,新高教集团股价上涨逾3%,券商继续给出买入评级。

  遭遇四大质疑

  据悉,新高教成立于1999年,旗下共有7所学校,其中自有2所,并购5所。在校学生总数8.5万。2017年于港股挂牌上市,2018年2月入选港股通指数,最高市值超过120亿港元。

  2月21日,一份做空报告翩然而至,让新高教集团股价午后急跌。这份来自空城研究的做空报告似乎针对性的做了研究,空城研究称对新高教进行了尽职调查,走访了大量学生和老师,并实地勘察了众多合作单位。最后认为新高教的上市数据严重造假。

新高教遭做空被质疑IPO造假 公司澄清称报告有误导性

  做空报告中,空城研究提出了四点质疑:

  1. 通过表外支付的方式隐瞒招生佣金。

  获取的证据称,新高教招生人员花钱打入高中进行推广销售,有偿获取高中班主任的配合,唆使毕业生报考新高教学校,在开学后,招生人员根据实际到校人数向高中班主任结算回扣,最后,新高教按照实际招生人数向招生人员结算招生佣金。报告称,根据新高教的招生规模,估算2017年的招生佣金高达5100万元。而在新高教公开披露的任何上市文件中,从没有提到过这种赤裸裸的学生贸易以及相关成本。

  2.通过关联交易输送利润为了冲刺 IPO 利润

  报告称,新高教以不具有任何商业实质的“独家技术服务及管理咨询协议”,向其刚收购的东北一间高校收取所谓的服务费4380万元,并确认为收入。通过偏离公允价值的巨额关联交易,资金在一进一出之间,凭空生成了4380万的利润。新高教在IPO前夕施展财技操纵利润。

  3.基本办学条件不合格

  报告质疑新高教存在教学质量严重不达标问题,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削减师资,生师比高达 26:1,违反中国教育部要求的生师比低于18:1,也远差于全国平均水平 17:1,反映了其教学质量严重不达标。经测算,如果要满足教育部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新高教 2016 年的工资福利费用将要上升约5500万,导致2016年利润缩水98%,真实利润逼近0。

  4. 学生评价极低

  报告质疑新高教集团以次充好包装上市新高教在招股书上给自己贴了各种光鲜的标签,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好学校,然而,其学生对自己母校的评价却惨不忍睹。新高教以唯利是图的办学理念,和一塌糊涂的口碑,证明了自己是一家坑害学生的无良学校。

  在结论中,空城研究按照18倍的行业平均市盈率,给新高教的估价为1.62 港币每股,与当前价格相比,预计下跌空间为68%。

  新高教集团逐条反驳:称做空不专业且缺乏基础知识

  面对做空质疑,新高教集团在2月22日早间发布澄清公告,逐条反驳“空城研究”的质疑。

  对花费巨额佣金招收学生的质疑,公司表示确认该针对贵州学校、云南学校的指控不真实,其从未为招收学生支付任何佣金,集团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依法依规开展招生工作。对报告中大篇幅攻击的贵州学校,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该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均高于贵州省控制线,故无需花费巨额佣金招收学生,集团销售费用占比与同行业水平保持一致。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有偿招生费用。

  新高教表示,无法定位报告中所述12名受访者,且其中有5人经查确认为虚构,亦从未招聘所述实习生。

  对有关东北学校的关联人士交易问题,新高教表示,独家技术服务及教育咨询协议是于2016年8月签订,当时东北学校为独立第三方,交易不属于关联人士交易。公司认为公司旗下辉煌公司与东北学校签订独家技术服务及教育咨询服务协议在商业合理,由于当时尚未取得主管部门对收购的批准以致于无法签订结构性合约,本公司已就收购结付大部分代价,此外新高教集团能够与东北学校共享资源,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并收取服务费。有关收购东北学校已经于2018年12月完成,此前独家技术服务及教育咨询协议终止。辉煌公司拥有充足资源履行协议下的责任。

  针对质疑的核心问题“生师比”问题,新高教表示,集团已经为所有学校取得经营民办学校的许可证,学校每年向地方部门提交生师比例数据,从未遭受行政处罚,2018年为例,云南学校、贵州学校生师比都低于20。

  对做空报告所陈述,来自学生的反馈差的说法,新高教方面指出,公司不排除报告作者拟进行恶意竞争的可能性,集团能够从公众网站找出更多来自学生的赞美,公司相信其声誉得到学生认可。

  新高教集团称,拟近期邀请投资者前往下属学校实地考察,以正视听。

  券商维持评级

  新高教集团在2017年上市之初只经营云南工商学院(应用型本科和专科教育)和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应用型专科教育)两所学校,学生人数3.34万人,在上市之后接连并购了多家学校。新高教2018年中报显示,去年上半年营收2.48亿元,净利润1.5亿元,综合在校生8.45万,同比去年同期增长约82%。

  当前,新高教集团官网显示集团在中国创办、投资了云南工商学院、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在校学生总数超过9万人。

  光大证券(601788)上午就此新高教被做空一事发布研究报告认为:“做空文章中提出的4点质疑,与我们对公司及民办高教行业的认知有较大偏离。”

  光大证券认为,新高教集团隐藏5100万元招生佣金的推断不具备合理性;同时,公司2016年收购东北学校,在公开双方都同意的前提下,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获取利润,体现公司实际盈利情况的方式并无不合理之处。在招股书中,公司统计口径下,生师比22,符合教育部规定。网络对学校评价真实性有待考究。

  光大证券报道给出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18-2020年公司收入分别5.2亿元、10.6亿元、13.1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24%、105%、24%;预计同时期的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4亿元、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34%、33%。基于绝对估值,维持目标价6.50 港元/股。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